DAV首頁
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

微信公眾號

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

手機DAV

null
null
null
卓華,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國際顯示周直擊:AMOLED方興未艾 AMQLED已經登場

來源: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杜鑫    2017-05-31 09:32:43     加入收藏    咨詢

咨詢
所在單位:*
姓名:*
手機:*
職位:
郵箱:*
其他聯(lián)系方式:
咨詢內容:
驗證碼:
不能為空 驗證碼錯誤
確定

初夏時節(jié),幾株高大蔥郁的棕櫚樹,佇立在美國洛杉磯會議中心西館門前。驕陽似火,陽光穿透會議中心大門的透明玻璃斜頂,為來往的熙攘人流籠罩了一層斑駁光影...

  初夏時節(jié),幾株高大蔥郁的棕櫚樹,佇立在美國洛杉磯會議中心西館門前。驕陽似火,陽光穿透會議中心大門的透明玻璃斜頂,為來往的熙攘人流籠罩了一層斑駁光影。

  人流所向,是2017年美國國際顯示周(SID Display Week 2017)的主會場。當?shù)貢r間5月23日上午10點30分,這個迄今已有54年歷史、吸引全世界顯示面板精英企業(yè)駐足的展會于此地開幕。

  “SID是一個極具專業(yè)性、嚴肅性的展會。通常而言,會上所陳列的展品,并非時下最為流行普及的產品,更多是面向未來的成果,”一位參展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稱,“這里代表了行業(yè)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后的方向所在。”

  而在今年,筆者現(xiàn)場觀察發(fā)現(xiàn),無論三星LG、京東方還是JDI,顯示巨頭們在柔性顯示屏上下足了功夫,產品體驗也遠優(yōu)于此前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主動式電致量子點(AMQLED)首次亮相SID,為顯示面板未來走向增添更多的想象空間。

  柔性顯示成重點

  一塊平板大小的顯示面板,對折后便成為手機面板;顯示面板被持續(xù)推折拉直,卻安然無恙;甚至,一塊顯示面板被設計為波浪、腕表等各種形狀……在2017年SID的京東方展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見到眾多時興的柔性AMOLED顯示屏。

  不僅是京東方,包括在三星、LG、JDI等廠商展區(qū),記者也看到大塊的AMOLED展區(qū)。“相較于往年,今年展出的柔性OLED產品的技術能力更加先進,產品體驗也更加優(yōu)良,展示產品數(shù)量也更多。”京東方高級副總裁張宇告訴筆者,“今年展出的技術重點無疑是柔性顯示。”

  事實上,AMOLED正逐漸成為OLED顯示發(fā)展的主流。業(yè)界人士分析稱,2017年和2018年將是柔性AMOLED增速最快的兩年。根據(jù)IHS Markit數(shù)據(jù)顯示,預計2020年全球智能穿戴設備面板需求量將增長至1.06億片,其中采用AMOLED技術的面板占比達30%,并保持每年18.2%的復合增長率。

  “AMOLED的優(yōu)勢不僅體現(xiàn)在可折疊、更豐富的外形設計上,還體現(xiàn)在更加省電、更適于肉眼觀感等方面。”一位三星展區(qū)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其AMOLED展臺區(qū),記者注意到AMOLED屏與LCD屏的直觀對比:強光照射下,自發(fā)光的柔性AMOLED屏幕色彩顯示能力更強,相較之下,LCD屏幕畫面偏暗發(fā)黑;在相同測試時長及環(huán)境下,LCD顯示屏耗電量為1120兆瓦,AMOLED顯示屏耗電量僅為762兆瓦。

  京東方的展區(qū)更是在AMOLED的產品上下足了功夫。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了解到,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ELD生產線已于本月11日點亮投產。在本次展會上,京東方也展出多款可在該產線量產的柔性AMOLED顯示屏,包括像素密度達538PPI、可實現(xiàn)S形彎折、支持最多10點壓力觸控的5.5英寸WQHD柔性AMOLED顯示屏,可實現(xiàn)半徑5mm的對折折疊、將手機與平板電腦合二為一的7.56英寸QHD柔性AMOLED顯示屏,全球首款1.53英寸內嵌式觸控AMOLED顯示屏及采用無邊框技術的5.5英寸FHD全屏AMOLED顯示屏等。

  “內嵌式觸控AMOLED顯示屏可提升觸控產品信噪比,使得觸控更為靈敏;采用無邊框技術的AMOLED顯示屏占比達95%以上,并采用將攝像頭和聽筒都集成在屏幕上方的設計,達到了接近零邊框的效果。”京東方顯示器件事業(yè)群劉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道。

  伴隨廠商對AMOLED顯示屏的日益重視,行業(yè)也在悄然發(fā)生變化。“預計未來五年,AMOLED產品將大規(guī)模應用,擠掉LCD部分市場份額。”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光電子事業(yè)部分析師趙翼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過個人判斷,AMOLED對LCD的沖擊,更多停留在中小尺寸領域。”

  張宇同樣認可未來中小尺寸AMOLED顯示屏對LCD的替代能力,這亦是京東方目前重點布局領域之一。但在其技術周期上,張宇認為應當保持謹慎樂觀。“在我看來,中小尺寸OLED顯示屏預計需要5-8年才足夠成熟,大尺寸則需要10-15年以上的時間。”張宇向筆者直言,“短期來看,LCD尤其大尺寸LCD從性價比、觀看體驗等方面而言,仍頗具優(yōu)勢。”

  AMQLED首次亮相

  如果說,AMOLED在今年的SID上獨領風騷,那么,代表顯示行業(yè)更為前瞻性技術的AMQLED,可謂嶄露頭角。

  在京東方展區(qū)一隅,陳列著兩款AMQLED顯示面板,分別為5英寸和14英寸,其中5英寸AMQLED擁有104%NTSC色域。筆者了解到,本次京東方是展會上唯一一家展出AMQLED顯示屏的廠商,亦是首家展出AMQLED顯示技術的廠商。事實上,就在日前,京東方成功研制出5英寸AMQLED顯示產品,該產品亦是京東方承擔的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量子點發(fā)光顯示關鍵材料與器件研究”項目的科研結果。

  所謂AMQLED顯示屏,即主動式電致量子點發(fā)光顯示產品。該顯示器件的結構類似于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動矩陣有機發(fā)光二極管),均由OLED和驅動器組成。但區(qū)別在于,AMOLED的發(fā)光光源為有機發(fā)光材料,而AMQLED的發(fā)光光源為無機量子點。

  據(jù)了解,目前市面上已存在量子電視和量子點顯示器,但這些產品都只是通過量子點優(yōu)化背光源,是光致發(fā)光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電致發(fā)光,本質上仍然是液晶技術。但實際上,量子點是一種半導體納米晶體,同樣能夠自發(fā)光,只要量子點薄膜中的量子點受到光電刺激,吸收能量之后,就會發(fā)出不同顏色的光。

  “AMQLED直接采用由噴墨打印工藝制造電致量子點發(fā)光器件,以此實現(xiàn)全彩顯示。”張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也就意味著,AMQLED的色域能夠超過100%。”

  除色域廣之外,相比于AMOLED,AMQLED更具有壽命長、成本低的潛在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尤其體現(xiàn)在大尺寸主動式發(fā)光顯示領域,是有可能取代AMOLED的顯示技術。

  “目前該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基本相當于十幾年前的液晶顯示技術,觀看體驗也一般。”一位業(yè)內評論人士向筆者指出,“但其推出、參展的意義,絕對是革命性的。它不僅打破了過去量子點核心技術掌握在日韓系廠商中的格局,為國內顯示技術面板廠商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亦是面對國外企業(yè)在AMOLED專利上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的有益嘗試,或將成為中國在面板業(yè)上彎道超車之舉。”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收集,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lián)系或有侵權行為聯(lián)系本站刪除。(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關注數(shù)字音視工程網公眾號

相關閱讀related

評論comment

 
驗證碼:
您還能輸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