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迎開學季 下半年校園防疫怎么做?
來源:安防展覽網 編輯:lsy631994092 2020-08-20 09:13:42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8月已經接近尾聲,您的暑假余額已不足! 隨著暑期尾聲接近,秋季學生開學臨近,做好新學期校園疫情防控也是復學復課的重點工作之一。近日,據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消息,為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復課,對前期制定的相關技術方案進行了修訂更新,發(fā)布學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
那么,秋冬季復學復課,學校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復學第一道防線——車站防控
全國各個高校開學來臨,在外地上學的學生需要通過火車、高鐵、飛機等交通方式返校復學,帶來大批量人口流動問題,所以對于車站、機場、地鐵的防疫把控尤為重要。
在車站、機場要增設健康碼核驗和體溫檢測兩大環(huán)節(jié)。首先 在進站口設置人臉識別+身份證+測溫關卡,實名、有效的對身份進行核驗,其次 還要在進出站關口安排防疫人員對進出站人員進行乘車證件和健康碼對比,最后 在車站安檢入口、出站口安裝紅外測溫儀,確保每一位乘客的體溫都能達到實時檢測效果。
由于是秋冬季復學,大量人口流動和學生攜帶的行李較多導致擁堵、行動不方便的情況出現,所以需要在地鐵口增加防疫、安檢人員、安保人員數量,避免大流量人員流動導致的堵塞、擁擠的問題;進地鐵站時,乘客必須出示健康碼和接受測溫檢查,并提醒乘客戴好口罩;另外,避免地鐵人員擁擠情況,采用按數量分批放行的方法,減少等候地鐵列車站臺人員數量。
除了乘客進出口問題,車站、機場、地鐵站等也應注意站內的消毒、殺菌工作,保障每一位乘客的安全問題,并在服務臺放置酒精消毒液供乘客使用。安全、嚴謹的防疫工作構筑著復學第一道防線,為后期校園防疫打下堅實的基礎。
校園防疫核心——把好校門關
根據更新的技術方案內容要求,教職員工和學生入校時查驗健康碼,保證入校人員身體健康,并且來自中高風險地區(qū)學生和教職員工返校時須向學校出示近一周內的核酸檢測報告 等。同時建議返校人員14天內不出外省 ,并通過學校開通的系統平臺進行每天的打卡、上傳健康信息,并及時掌握學校的各項防控制度和本地及學校所在地的疫情形勢、防控規(guī)定。掌握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
學校遵守防疫要求,應在校門口配備智能測溫系統,應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可實現精準人體溫度篩查及大數據追溯,可保障實現無接觸自動檢測體溫,人臉識別門禁、對陌生人彈窗預警、溫度異常彈窗預警等功能 ;學校還應在校門口設置防疫站點,對每個入校人員發(fā)放酒精、口罩等物資,并在入口處要求教師、學生做好信息登記工作,用手機使用線上服務平臺,選擇城市和學校,填寫個人信息和健康信息并提交后,學校可以通過系統后臺,快速收集和管理有效信息,制定返校條件,確定符合返校條件的師生名單并及時反饋給師生。保證返校后,師生可每日上傳健康信息打卡和活動軌跡,實時監(jiān)測校園安全。
例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采用了曠視覺的智能測溫方案,此方案融合了曠視核心AI算法和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在非接觸的情況下實現身份識別、紅外測溫和日常打卡功能。此外,系統實現了跨校區(qū)聯網和大數據分析溯源,與中南大師生健康管理平臺數據共享,以便于個人健康信息查詢。學生只要經過智能測溫面板,系統就能自動記錄他的體溫、身份和通過時間,不需停留、不需要單獨打卡、自動匯總、自動生成報表。系統遇到體溫異常人員會自動報警,并能夠精確目標人員,后期還能追溯與他同一軌跡的人群,為進一步醫(yī)學觀察提供依據。
除此之外,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可采取錯峰返校舉措,將不同年級段的學生相隔7天或14天分批返校,避免大量返校人員涌入造成交叉接觸的風險。
不容忽視——校園內部防疫
針對校園內部管理方面,一是 學校要強化物資保障,優(yōu)先保障校園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資。二是 學校要勤消殺,對學校的操場、教室、辦公室、走廊、樓梯通道、垃圾箱、廁所等公共區(qū)域進行不留死角的消毒,筑起一道疫情防線,同時也要防止消毒過度帶來的危害,明確消殺工作的固定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食堂作為師生們的必需地,也是目前防疫工作的重要場所之一 。北京體育大學在校園進行了封閉管理時,利用小場景疫情預警系統“留守”在食堂門口,通過非接觸式無感紅外測溫,師生通過無需停留,測溫距離可達3-4米。倘若發(fā)現異溫人員,系統將秒級報警,防疫人員隨即進行二次人工復查,一旦確認體溫異常,立即進行緊急處理。這樣不僅減輕了防疫老師的工作壓力,而且減少了交叉感染風險,進一步保障了食堂內人員的安全性。
師生進入食堂內采取錯峰就餐,就餐排隊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學校不僅要建立就餐、消毒等食品衛(wèi)生管理臺賬。而且還應加強食材采購、存儲、加工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衛(wèi)生安全管理,嚴格執(zhí)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做好就餐區(qū)域桌椅、地面及餐(飲)具和炊具的清潔消毒。餐余垃圾及時清理和收集,保障校園師生的食品健康安全問題。
謹防秋冬季節(jié)新冠與流感“交織”
秋冬季節(jié)是呼吸道、消化道等傳染性疾病高發(fā)期,需要警惕和預防新冠肺炎在秋冬和春季與流感相交織,所以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也是重中之重。學校要同衛(wèi)健部門,加強對流感、肺炎、結核等秋冬季高發(fā)傳染病的監(jiān)測預警,引導師生加強體育鍛煉,注意用眼衛(wèi)生;加強校園健康監(jiān)測,堅持晨午晚檢和因病缺課登記追蹤制度,確保所有學生健康管理全覆蓋、無盲區(qū)并做好校內應急隔離;統一要求學生對居住環(huán)境消毒通風;發(fā)熱、咳嗽的師生及時上報情況,學校及時對其師生進行檢查、隔離。
此外,根據個人不同意愿,建議及時普遍接種流感疫苗,爭取在今年9月底之前完成接種,不要晚于10月份 。
總結: 除了以上防疫措施以外,校方還應當開展防疫教育課堂,將防控知識和防護技能普及到每個教師和學生,提高師生安全防護意識,打好復學復課這場防疫戰(zhàn)!
評論comment